12月23日下午,计算机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在长安校区东区联合举办哲学沙龙“移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行为的分析与决策”。党委书记、校长卢建军教授出席沙龙,并与师生研讨。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忠民教授、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智教授及计算机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50多名师生参加沙龙。沙龙由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张学广教授主持。
计算机学院刘伟博士首先就移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作了讲解,并围绕4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移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行为的模型研究;(二)移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行为的网络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三)移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行为监控的指标体系研究;(四)建立社会行为监测预警的软件平台和工具。
在自由讨论中,党委书记、校长卢建军教授率先发言。他指出,学校贯彻“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在抓好质量年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两项重要工作中,希望能刮一股哲学风,让师生们认识到人文环境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培育学校的人文土壤和学术生态,使它们在学生们成长中发挥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和杰出校友,关键在学科交叉,重点在人文教育。谈到过去的大数据和现在的大数据区别,他认为主要区别是进一步挖掘隐性的相关性数据,这才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顶尖高校之所以卓越,产生许多大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跟这些学校的学生目光长远,关注思考大问题相关。希望同学们在青年时期就在心里埋下人文、思想的种子,要立意高远,思考大问题,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大学设置了一些高难度课程,一方面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在同学们职业发展中是重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同学们通过攻克高难度系数的课程,能够掌握分析、解决处理高难度问题的方法,培养攻坚克难的信心和能力。
随后有11名教师踊跃发言。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忠民教授认为,移动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行为课题,急需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的积极参与,进行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理工科可以提供技术支撑,人文社科可以把握内容点,从而形成研究合力。
人文社科学院赵旗教授认为,大数据研究上升到时代变化、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层面,需要从哲学上予以思考,其中一个突出点就是提升人文科学在预测中的作用。以往的自然科学注重发现事件的因果机制和内在机理,从现象中找到本质,进行准确的预测。社会科学关注社会事件的相关性和发生条件,其模式已经不同于自然科学,注重于从人性假设出发,发现其中的统计规律。但是,面对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只关注外在行为和结构性数据,必须关注人的内在东西和非结构性数据。人是自我内在引导的存在物,其行为表现更多是情境性、边缘性的,而大数据时代的革命性也许正在于将人文科学逼到可预测的程度,使人文科学通过区域性划分、类型学研究、状态变化监测、非线性和复杂性把握,汇入到科学研究的洪流中。
人文社科学院赵剑博士着重从哲学层面对大数据中的“大”进行概念解读,认为大数据不只指数量巨大,也不只指细节复杂,而首先意味着学科的深入交叉,意味着数据超出传统学科范畴,深入到生活、伦理、宗教等层面。大数据时代制造虚拟的自我,可能摧毁权威,导致各种力量随机的聚集和爆发,大数据正在挖掘一些传统没有发现的东西,正在把社会和人性中非理性、隐性力量和各种相关性凸显出来。现代社会本来就是传统各种力量的释放和汇聚,但大数据比如更在突破现代代议制的民主方式,导致中心的突然形成和迅速消失,这些状态可能对于所有的传统学科来说都是超前的,带来深入研究的巨大调整。
计算机学院潘晓英博士认为,大数据所要从事的正是挖掘隐性的数据,第一面对不确定性,比如建立人的心理活动对行为影响的模型,第二发掘群体行为的引爆点,比如发掘关键人物在广告行为中的链锁效果,第三通过一卡通的监测,挖掘师生的行为模式,第四关注学生人群中中心人物的影响。
计算机学院孟彩霞教授认为,从理工科着手的大数据研究离社会科学相对近些,离人文学科的结合还相对较远,因为人文学科涉及的精神文化因素还很难量化控制,所以大数据研究是否已经逼近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否已经走向预测,可能还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计算机学院陈皓博士认为,从哲学角度理解大数据时代的确提供新的眼界,不再只是进行技术层面的研究,人文社科可以帮助解决大数据研究的一些深层问题,如舆情监测中的合情、合理、合法问题,大数据中涉及的价值和深层相关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智教授建议,作为课题研究,必须将社会行为进一步划分为不同领域、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行为,进行决策研究更要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只有更具针对性的细化研究才能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计算机学院陈彦萍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来就联系紧密,比如在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资源挖掘上,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模式的分类指导,利用社交网站推荐学习资料,通过移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交织的结果。
人文社科学院王策博士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谈人文与科学结合的必要性,认为以往的科学研究无法将一些前科学的、不同文化的经验解释清楚,而大数据挖掘也许为更好地打通不同文化、不同经验层面提供了机遇。
计算机学院孙家泽博士认为,大数据研究正是解决显性和隐性的关系问题,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便是可视化挖掘,这当然需要进行确切的范围限定,比如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反恐研究,提供了从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层面进行交叉研究的范例。
计算机学院白琳博士认为,除了关注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也很关键,人群的社会行为研究比如用户行为的预测的确需要人文社科的积极参与,当然参与程度还难以定论,但重要的是这种研究要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要起到传播正能量和提升价值观的作用。
讨论过程中,卢建军教授不时进行精彩点评,将讨论气氛推向高潮。参与讨论的学生也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大数据研究的确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相互补充,大数据时代更要关注人的非理性行为,现代教育需要在宽容氛围中培育全面人才,大学生也需要利用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图书馆便利条件,在海量信息的刺激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群体性事件更促使我们看到思想信念和核心人物在社会行为中的重要性。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张学广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大数据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是现代科技引导的复杂社会的一个表征,我们需要在更多事件的相互关联中理解向我们涌来的这股巨浪。科技、社会、人文相互激荡的这个大时代,已经引起几十年来国际学界的巨大关注,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风险社会理论都是启发我们的重要研究视角。希望我们的研究者突破自己的研究界限,在宽广的学科交叉中面对这些大问题,把我们已经开启的讨论和研究进行下去。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500年全球化的历史视野关注地球尺度的变化,真正将“人文与科学并重”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admin)